加密符号,一个个重新绘制出来。
没有网络,查不了资料,我就凭记忆,在纸上构建《金瓶梅》的人物关系图,标注那些已经破译的符号和对应的财富流向。
这个过程,像是在黑暗中拼凑一幅巨大的拼图,缓慢,但每拼上一块,离真相就近了一步。
我发现,账本里提到的“蒋”家,早期似乎与漕运、私盐有关,行事颇为不法。
而“秦”家,则涉及徽州的典当和借贷,手段隐秘,扩张迅速。
还有一个“沈”家,笔墨不多,却总是在关键的资金转折点出现,像个影子。
这些零碎的信息,如果拼接起来,足以描绘出一幅明末清初,几大势力利用乱世,通过各种手段(合法的、非法的)疯狂敛财,并最终将财富“洗白”隐藏,为后世子孙奠定基业的画卷。
李瓶儿的这本账,与其说是她的私人财产记录,不如说是一个……地下钱庄或者秘密基金的流水账!
她本人,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节点,甚至是一个……被推到前台的符号?
这个想法让我不寒而栗。
10 暗渡陈仓我需要外界的帮助。
没有网络,我无法查证那些模糊的地名和交易细节,更无法深入了解明代的商业规则和隐秘的行话。
我必须联系林薇。
林薇是我大学同学,也是我最好的闺蜜。
她是个电脑天才,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安全工程师。
我观察了几天,确定了公寓里隐藏摄像头的可能位置,也大致摸清了姜沈助理每天固定送餐的时间。
机会只有一次。
那天,我趁着助理送餐离开的间隙,用最快的速度溜进了书房——那是姜沈的地盘,我之前从没进去过。
书房很大,一面墙是落地窗,俯瞰着城市的繁华夜景。
另一面墙则是一个巨大的书架,摆满了各种书籍,从经济理论到中外历史,甚至还有几本关于密码学的专著。
我的目标是书桌上的那台电脑。
我尝试开机,果然需要密码。
我深吸一口气,输入了姜沈名字的缩写“JS”,加上他的生日——这些信息财经杂志上都有。
密码错误。
我又试了他公司名字的缩写,他母亲的名字……都失败了。
时间不多了!
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目光扫过书桌。
桌上很简单,除了电脑,只有一个纯黑色的笔